爱到家 > 找案例 > 孩子在幼儿园爱告状,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爱告状,怎么办?

2020年04月27日 16:45 李育松 沟通技巧 2366 人已浏览

案例介绍
老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爱告状?请问家长要怎么引导消除孩子这样的毛病?
案例分析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它不是一个毛病,幼儿园老师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问题,那是因为老师每天要应付那么多孩子,总是过来告状会让老师觉得很烦。3-6岁的孩子特别爱告状,这是此阶段孩子的特征,因为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都相对薄弱,所以他们会经常向成人告状。 孩子告状有以下几个原因: 1、求关注,希望老师能够注意到他 2、求肯定求表扬,希望老师能表扬他 3、寻求帮助,希望老师来主持正义 4、宣泄情绪,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情绪 5、建立规则感,希望得到认同 家长的观念要转变,不要以“改毛病”在心态来跟孩子沟通,不要因为这个事批评教育孩子。每天跟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用愿意倾听愿意分享孩子的态度跟孩子聊天。如果孩子愿意把事情告诉你,说“今天谁谁谁又把椅子推倒了!”我们可以籍由事件来引导孩子。
解决方案
首先,肯定孩子的规则感,满足他需要被关注被表扬的需求。他之所以说别人,是因为他认为别人做了不对的事,说明在孩子心中已经建立了基本的规则感,他知道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这一点需要得到家长的表扬。 其次,疏导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也需要被看见,被接纳。接纳,而非批评和说教,下一次孩子才会再愿意告诉你学校发生的事,同时接纳和疏导孩子的情绪也是家长培养孩子情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问他,当他看见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受,当时是怎么想的?这一部分孩子如果说不出来,家长可以帮忙说,比如“当时你是不是很生气呀?是不是觉得他这样做很不应该呀?是不是怕倒下来的椅子会妨碍到别人呢?如果老师不批评他,你是不是觉得不公平呢?……”记住,情绪是我们进入孩子内心的快速通道,籍由情绪,我们可以迅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最后,与孩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处理冲突的能力。遇到事情自己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事事依赖老师,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在接纳孩子情绪之后,与孩子共同探讨下一次再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哪些更有建设性的行为,试着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当孩子能够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有了家长的正确引导,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能力增强,告状的现象会自然消失。 "   

打赏

×

您当前可用家币:0.00家币 立即充值家币

家币 任性赏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赞(601) 收藏(579) 评论(0)
我要说两句
请回复有营养的评论,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同时账号将被禁言。 提交评论